報告:2035 年全球 33% 晶片生產恐面臨銅供應中斷
- 騰云機械工業
- 7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資誠公司(PwC)於 2025 年 7 月 8 日發布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可能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在銅供應方面。報告預測,若全球不加速減少碳排放,至 2035 年,全球約 32% 的半導體生產將面臨來自氣候變遷導致的銅供應中斷風險,並可能在 2050 年增至 58%。銅是製造晶片電路中數十億根細小導線的關鍵材料,目前尚無其他材料能與其性能和成本相匹敵。TechNews 科技新報+1Reuters+3TechNews 科技新報+3TechNews 科技新報+3
智利作為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已影響其銅礦生產。PwC 預估,智利目前約 25% 的銅礦生產面臨中斷風險,這一比例將在 10 年內上升至 75%,至 2050 年可能達到 90% 至 100%。此外,其他主要銅生產國,如秘魯、澳洲、美國、巴西、剛果民主共和國、墨西哥、尚比亞和蒙古等,也將面臨類似的風險。IT Pro+3TechNews 科技新報+3TechNews 科技新報+3
為應對這一挑戰,PwC 建議企業應加強供應鏈韌性,特別是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並多元化銅供應來源。目前,智利和秘魯已採取措施,如提高採礦效率和建設海水淡化廠,以確保水資源供應。然而,對於無海洋資源的國家而言,這可能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PwC 強調,若材料創新無法因應氣候變化,且受影響國家未開發更安全的水源,風險將隨著時間增加。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 科技新報
報告指出,無論世界如何加速減少碳排放,至 2050 年,各國約五成的銅供應都將面臨風險。因此,企業需積極採取行動,透過理解並管理供應風險,包括氣候變遷帶來的實體風險,以確保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
騰云機械工業提供最專業的"滾輪送料機"和"沖床周邊",歡迎至官網首頁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