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中韓電池廠廠房競賽加劇:規模、成本與政策成關鍵

  • 騰云機械工業
  • 9月17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ree

在電動車與儲能系統需求爆發的背景下,中國與南韓的電池廠廠房競爭愈發白熱。中國企業在製造規模與成本控制上擁有明顯優勢,特別在 LFP(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普及、材料垂直整合與低工資與政府補貼支持下,中國電池價格常比南韓同級產品低約 20–30%。


南韓三大電池廠(LG Energy Solution、Samsung SDI、SK On)雖然在高能量密度與性能導向的電池技術(如 NMC、鎳鈷錳電池)方面具競爭力,但在成本結構與產能擴充上仍面臨挑戰。特別是為了應對美國與歐盟市場的新政策與關稅壁壘,南韓廠商正加速在美國、歐洲設立 LFP 電池與儲能電池(ESS)生產基地,以切入對補貼與在地生產要求更高的市場。


此外,政策環境也是關鍵:美國對中國電池與 ESS 的關稅及補貼政策傾向支持非中國供應者,為南韓業者提供政策利好;中國政府則在原材料、土地與補貼等方面給予本國業者強力支持。未來,中韓電池廠房能否勝出,將取決於技術革新(降低成本與提升性能)、在地產能佈局、對國際政策與關稅變動的反應能力,以及供應鏈的穩定性。



騰云機械工業提供最專業的"滾輪送料機"和"沖床周邊",歡迎至官網首頁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