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三峽大壩撼動地球自轉,NASA:日長增加 0.6 微秒

  • 騰云機械工業
  • 2024年12月26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根據 NASA 的研究,中國的三峽大壩對地球自轉產生了影響。這座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位於長江上,蓄水量達到 39 兆公升。如此龐大的水體積聚,導致地球的質量重新分配,進而影響自轉特性。


研究指出,三峽大壩的建設使地球的自轉軸發生了約 2 公分的位移,並使白天的長度增加了 0.06 微秒。此外,這種質量重新分配使地球的兩極變得更平坦,赤道則稍微膨脹。雖然這些變化在人類日常生活中難以察覺,但它們強調了大型人造結構對地球物理特性的潛在影響。


科學家們還指出,其他因素如大型地震和氣候變遷也會影響地球的自轉。例如,2004 年的印度洋大地震使一天的長度縮短了 2.68 微秒。全球氣溫上升導致的冰川融化,增加了海洋中的水量,進一步影響地球的轉動慣量,可能使自轉速度變慢。


總而言之,三峽大壩的建設展示了人類工程活動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地球的物理特性。雖然這些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微乎其微,但對於精密計時和地球科學研究而言,卻具有重要意義。




騰云機械工業提供最專業的"滾輪送料機"和"沖床周邊",歡迎至官網首頁查看~


 
 
bottom of page